最近,又发生了一起令人心痛的悲剧。4月17日晚上,一个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身亡。
视频中,车水马龙的某高架桥,一辆白色小轿车停在路中央。一个女人下车后又上了车。
10秒钟后,一个男孩打开车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冲到高架桥旁,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就纵身而下……
亲眼看着孩子跳下去而阻拦不及的母亲,瘫跪在地上,垂头大哭,这一幕,让人心痛。
据调查,跳桥的孩子是一名17岁的职高学生,跳桥后当场死亡。
而男孩妈妈称,事情的起因是,儿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当驾驶到卢浦大桥时,她与儿子因此事发生口角,孩子就突然打开车门跳下大桥……
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应试教育下压力过大,升学竞争无比剧烈,抗挫折能力差,自尊心过分强大,不会人际关系处理,孤独感强烈,这些都导致了孩子在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生活的时候,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近几年青少年儿童的自杀率不断飙升,据2008年【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
学生自杀频发,体育生却是例外
在北京的高校中长期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北京体育大学从来没有自杀的!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无可否认的是,北体大的自杀率是京城各大高校中最低的。因体育专业学生有每周至少12学时的规律体育锻炼,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的调查结果已经初步显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比其它专业大学生低——在一项研究中, 302 名体育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3. 25 % ,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学生水平。众所周知,抑郁,正是学生自杀的第一大原因。
“体育生以及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为什么自杀现象比较低,因为体育运动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表示,体育的作用不仅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对人的意志、精神方面的锻炼。
“没有什么坏情绪是一场运动解决不了的”
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体育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途径
意志力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也是影响自杀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坚持和毅力的。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地克服自身困难、不断地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当你落后时,需要不停地鼓励自己要加油、要奋起直追,只要勇于面对这些失败,你就会有希望。当你取得胜利时,你也会告诉自己,这样的成功只是暂时的,你还要努力去训练,因为你永远都不会是个常胜冠军,总会有人在不断地超越你。就是这种失败与成功的交替,在不断地磨练着体育生的心境和意志力,让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毅力、抗挫折能力变的越来越强。
体育带给人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
201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盛典上,姚明获得了年度最佳体育精神奖。获奖后的姚明登台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表示,体育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姚明看来,体育精神不仅仅是指顽强拼搏的赛场精神,也是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精神:“说到体育精神,其实呢大家可以有很多熟悉的词语去表述,永不放弃,坚强,强硬的面对对手,坚持到最后。但实际上这些精神我们有时候忽略了他不仅仅体现在场上,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相信每一个经过赛场的运动员,不管我们从事的是哪一种运动,都是带着一种精神,带着一种力量,踏过我们的第一片场地;而未来我们需要踏过更广阔的场地——生活。”
体育的存在有两方面价值。一方面是身体锻炼价值,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价值就是育人价值、功能和作用。毛主席在一百年前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就提到过,体育的作用是使人身心定完。后来蔡元培在北大讲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后来还有很多的这教育家进行过这方面论述。
让孩子去运动、去流汗吧!让他在失败中学会如何面对挫折,让他在痛苦中学会如何乐观地向前,让他在集体中学会合作与担当,让他在运动中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让他在运动中去体会感悟生活的真谛……
这将是我们作为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