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教育部向新闻界介绍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近期教育工作有关情况的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对青少年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我国许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的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这样一组数字,2005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监测结果分别高出0.7厘米、1厘米。体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也在迅速增加。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05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另外,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老年人天天锻炼,年轻人下班玩电脑游戏——
锻炼习惯“一代不如一代”?
这几年我们单位每年都进来不少大学生,可是,一到篮球赛排球赛,运动员还是那几个老面孔,即使有年轻人补充进来,也难成主力。我都是70岁的人了,只要有点时间,还会游泳、打球,我看那些小伙子、小姑娘,下了班后,聚在一起吃饭、看电影、甩扑克、上网玩游戏的不少,换上运动服去出汗的人,还真不多。他们说“天天锻炼?哎呀,工作那么忙,我们又不是专业运动员!”可是,我也是普通人啊,平时工作肯定比他们忙。难道,这锻炼的习惯和运动水平,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目前大部分孩子的体质状况可以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软,就是肌肉软;硬,就是关节硬;笨,就是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晕,就是前庭耳蜗神经晕。就拿最后一项来说,现在的体育课上,很少有老师教关于倒立的课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晕车、晕船、晕飞机。
高身材”掩盖“体质差”,没病不等于健康——
什么才是教育的第一目标?
青少年不能仅仅追求没病,没病不等于很健康。有一点必须要明确,体质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两个概念。身体健康,是指各器官都没有病痛;而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可以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现状非常严峻,“高身材、低体质”让他们显得“外强中干”,而且,“高身材”的表面现象,更容易掩盖“体质差”的现实。现在很多青少年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去年,江苏团省委发布了一个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蓝皮书。近2000份有效问卷显示,问题突出表现在近视低龄化、注意力差和身体抵抗力差等几个方面。其中,高中生的身体状况最不容乐观:高达80%以上的人出现过头疼、眩晕、失眠、精神不振、注意力难集中等不良症状。青春期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这种只是身体没有大毛病的“健康”,实在是低水平的,不足取!
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和“体育”。实际上体育不仅使人身体强壮,而且也是强心之育,是规则之育,是合作之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健康人格自然要以健康体质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应该把“身体好”确定为教育的第一目标。
课业重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主因
“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分析造成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时表示,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成为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有34%的小学生和19.64%的中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其中每天作业量超过3小时的中学生人数占到了12.48%,还有15.35%的小学生每天花2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
在睡眠调查样本中,有41.78%的小学生和43%的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达不到相应标准值。学生肺活量水平不能提高和视力、肥胖率的持续增加,多数都是因为过多学业压力挤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造成的。
此外,还有60.4%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体质下降的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习惯。杨贵仁认为,这与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有关。“过半数的孩子认为体育锻炼太累,还有24%是怕受伤。”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学校在场地和体育器材投入上也明显不足,由此也导致41.7%的学生因为没有适合的运动而不锻炼。
全面解决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建议
一、全面理解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继承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精华
新课程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实验区开展了实验,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在新课程实验工作中,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老师们反映,在实验培训过程中,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核心组某成员在培训会上多次提出:“这次课程改革,要把建国50多年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比作一杯水)全部倒掉,换上一杯全新的水,……”这造成广大体育教师思想上的混乱,队列练习太枯燥,丢弃了,要开展愉快教育,组织纪律可放松了,组织纪律涣散,事故频发,身体素质练习太枯燥,不必“课课练”……。我们认为,这些讲话是极不负责任的误导。把传统教学全部否定是错误的,这次课改必须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课改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传统体育教学的精华。
二、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合理运动负荷与运动技能
在目前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有明显的忽视合理运动负荷的安排的倾向,不利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
我们认为体育课必须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锻炼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要改变当前运动负荷过小,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的现象。
三、保证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
据调查,学校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落实,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改革中考与高中会考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全国各地的中考和高中会考大部分有体育,对于加强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体育有积极的作用,在中考与高中会考体育的实施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初中毕业班和高中二年级的体育课变成名符其实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毕业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造成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原因以外,部分学校场地小设施差、学生营养失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遗传等因素,也是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我们深刻认识到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之处在于目前素质教育按照新课改理念搞得轰轰烈烈,但高考和中考都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高调”行进,这对矛盾不解决,很难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很难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一小时。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如何在升学考试指挥棒下突围”这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充分发挥体教各自的优势,制定扎实的措施,推进素质教育。要尊重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还时间空间于学生,还兴趣爱好于学生,还体育美育于学生。
菲动儿童武道体能中心—儿童国际武术和体能训练领导者!